富能仁生平简介

从1909到1938年,52岁的富能仁在中国离世。30年的时间,富能仁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中国云南西部山区的傈僳族。实在感叹上帝爱的伟大,竟然可以感动无数的优秀杰出宣教士,来到这贫穷落后的地方,甚至把一辈子的生命都奉献在这片荒凉落后的土地上。

出生与成就

1886年,富能仁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富裕家庭,是皇家兽医外科学院院长,母亲是莫拉维亚名门之后,都是循道会的虔诚信徒。

富能仁擅长数学与音乐。他就读于伦敦皇家学院的工程系。1906年,20岁的富能仁举办了第一次钢琴演奏会。 继续阅读“富能仁生平简介”

戴德生生平简介

“假使我有千镑英金,中国可以全数支取;假使我有千条性命,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。不,不是中国,乃是基督。这样的救主,我们为衪所作的,会嫌太多吗?”

著名英国宣教士,十九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宣教士之一。“中国内地会”创始人、会长,带领内地会在中国宣教达52年之久,抢救灵魂无数,直到力尽方休。死于湖南长沙,葬于江苏镇江。

戴德生的祖辈

戴德生于1832年5月21日出生于一个基督徒世家,其曾祖父名叫戴雅各。在他结婚之日早晨,圣经中的一句话:“至于我和我家,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”(约书亚记24:15)进入他的内心,使他大受感动,生命得到重生。从此后,这句话就成为戴家与神之间所立的约,世世代代一直守约到今日。戴德生的父亲戴雅各年轻时开始学医,19岁时即担任循道宗教会的传道。

戴德生年少时,就时常跟随父亲到附近乡间传道,从而使其对穷人富于同情心。父亲还常常带领家人一起阅读巴彼得所著《中国和中国人》一书,其优美的文字和插图深得孩子们喜爱,故戴德生自年少时起就立志长大后到中国去传福音。 继续阅读“戴德生生平简介”

柏格理生平简介

十九、二十世纪著名英国传教士。在云南昭通和贵州石门坎等地宣教。在华宣教历27载。因其对苗族人民的恩情与贡献,被苗人称为“苗王”和“苗族救星”

传福音的秘诀:第一是祷告,祷告,恒切祷告,第二是绝不,绝不,绝不放弃

继续阅读“柏格理生平简介”

《申命记》地名之玛撒

[申 6:16] “你们不可试探耶和华你们的 神,像你们在玛撒那样试探他。

玛撒(Massah),是一个在圣经中出现多次的地名。搜索和合本圣经,一共出现五次,分别在:出 17:7申 6:16申 9:22申 33:8 ;诗 95:8。他们所指的是同一个地方,在汛的旷野(出 17:1);摩西另外一次击打磐石事件试探了耶和华,是在寻的旷野民20:1,两者不可混淆。 继续阅读“《申命记》地名之玛撒”

爱德华兹生平简介

爱德华兹,清教徒的后代。他是循规蹈矩的牧师,沉迷现代科学的科学家
美国最伟大的神学家以及重要的思想家。

其在严谨的清教徒家庭成长,对自然科学尤为感兴趣,几乎霸占了他的整个心思,使得其跻身18世纪科学家的行列,但同时也陷入自然神论和新派神学的致命误区中。其崇拜牛顿的著作(牛顿相信是神格一位论,否认三位一体)。牛顿很大程度影响了自然神论和新派神学的发展(新派更是把圣经当做神话和文学作品,这些都是受人文主义的影响)。现在很多人喜欢传福音时提到牛顿的信仰,但和正统信仰还是有差距的。(注:所以我们以后传福音尽量少用一些信仰不纯正的人的见证继续阅读“爱德华兹生平简介”

《申命记》地名之巴兰

[申 1:1] 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,疏弗对面的亚拉巴,就是巴兰、陀弗、拉班、哈洗录、底撒哈中间,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。

圣经中巴兰具有两个意思,一个是指外邦的先知巴兰,还有一个是指巴兰旷野。申命记此处所说的巴兰,就是指巴兰旷野。 继续阅读“《申命记》地名之巴兰”

《申命记》地名之何烈山

圣经与地理

《出埃及记》,是何烈山第一次出现。具体的经文在

[出 3:1] 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。一日,领羊群往野外去,到了 神的山,就是何烈山。

何烈山的字义乃是沙漠,这可能就是取何烈山本身地理位置的特征所取得名字。圣经称呼何烈山为神的山出3:1

何烈山在圣经中还有另外一个别名西乃山。何烈山具体的地理位置,传统认为位于西乃半岛南端的群山之间。至少从四世纪起,基督徒便已尊莫瑟山(阿拉伯文的意思是摩西山)为神把雅各家立为以色列国的地点。一所希腊东正教的圣凯瑟琳修道院,建在7,500呎山峰之麓已超过1,500年,西乃圣山的其他可能性还有附近的凯瑟琳山(8,670呎)和塞尔巴勒山(6,800呎)。有些学者主张较北面,即加低斯巴尼亚附近的位置;有些则坚称是海湾对岸的一座火山,即位于东面的古代米甸或亚拉伯(出三1加四25)。

特殊的意义

何烈山是摩西领受神律法的地方,对于神自己,则是代表了自己的同在、律法的威严。 在旧约和新约中,此山都代表了这是神临到祂的子民中间的地方。在摩西的祝福(申三十三2)、底波拉之歌(士五5)、诗篇六十八篇(8、17节)、尼希米时代利未人的忏悔(尼九13),及司提反宣讲的信息(徒七30-38),均提到西乃是神人相遇的重要地点。保罗在加拉太书四章21-26节采用了一个比喻,以西乃山代表旧约、为奴,和当日的耶路撒冷城。

 

《申命记》地名之亚拉巴

亚拉巴,Strong编号H6160,意思是“沙漠、旷野、干草原”。此字在圣经和合本中还翻译为“平原”,“沙漠”,“晚上”,“旷野”等。这些词是翻译了该词本身的意思。而申命记1章1节中,Arabah明显是指一个地名,那亚拉巴到底是指何处呢? 继续阅读“《申命记》地名之亚拉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