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牧者有点极客味(一)

我上高中那会,特别喜欢鼓捣电脑。家里经济不允许,没法购置。所以就寻得一条奇异路径:高中图书管的对公查询系统的电脑

到现在还怀念那时充满理想的生活:吃完中饭,准时出现在查询电脑前。但是毕竟是查询系统的对公电脑,很多功能锁住了。为了能够用查询电脑上网(2002年左右,网络可是一个稀有的东西),开始尝试破解Windows XP(我上的高中其实挺有钱的,那会就用XP了)。结果就开始研究Windows的注册表,买书借书去学习Windows知识,结果真的搞定了……现在想起来,还美滋滋。

由此,撒下了我想要钻研计算机技术的种子。那会班里面同桌有一台文曲星,一般的同学用文曲星就是查查资料,或当计算器用的。我那同学可是一牛人,拿着文曲星上面的Quick Basic写各种的好玩的程序…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写程序。不得不佩服那时学习的动力,徒手用QB写了很多的动画…发现真好玩(后来知道Adobe有个叫Flash的软件,可以用可视化和代码来实现复杂的动画,可具有交互功能,不过现在已经淘汰了)。

高考居然超常发挥,后来进了一所差不多还行的工科学校,进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(软件工程)。由此开始慢慢潜入此领域的深水区。

从专业的基础课程,到那时较为流行的技术,几乎都碰过。学习过冯诺伊曼架构的计算机原理;摸过x86的汇编;写过无比丑陋的C和C++;也用PHP写写小博客程序;黏手Python写网络协议测试代码(那会Python基本没人用,没有想到现在成为香馍馍)…

有一阵子迷开源,把Linux当作主力系统用了几年,享受了没有广告的一段时光;后来因为iPhone流行,买了个MBP开始iPhone开发(自己写的那个研读圣经用的工具就是那会开始写的,跨平台的哦,还不是现在的前端栈)…

后发现macOS(那会叫做MacOSX)真是一个不错的系统,基本就以macOS作为主力系统。

因此,现在家里的PC或MBP或笔记本,就两个机器有Windows系统。我儿子用的MBP是我淘汰下来的,只有macOS系统,远离游戏和广告和各种颜色诱惑的烦恼。自己这台二手的Thinkpad T430,按了一个黑苹果,已经平安喜乐的跑了一年,真是稳定的无可挑剔。T430这款经典小黑,我是花了289元RMB从海鲜市场淘来的,换了硬盘和内存,花了350左右。活生生给我搞成了2025年还能用的生产力工具。想着如果CPU实在没法跑的时候,去小黄鱼那里再搞一块i7 3632QM,听说性能会翻很多倍…说实话,现在的各种机器阉割太严重,我希望这台T430能够一直用下去。

还有一件事,我用T420当作家里的中心服务器,一年没关,还是跑的杠杠的,真是佩服那时ThinkPad的做工。

话说回来,因为接触开源,也赞同一些开源的理念,有时候也会写写代码,给各种开源项目提提意见。又因为以前鼓捣一些黑客技术啥的,就养成了自己的性格中有了极客的一面。甚至到现在,照理应该透露出一股牧(fu)师(xiu)味,但发现自己实在没法有那种味道。

之前拜大数据网兜打捞数据所赐,被靶心瞄了。所以先做稀里糊涂,胡扯一些。哈哈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